
中天金融忙于收购华夏人寿“卖房卖车”筹措资金所谓起点越高,摔得越痛。自今年网贷行业出现爆雷潮,招商贷也未能幸免。今年8月起,众多投资者发现招商贷存在限制提现额度、提现困难等问题。9月,一些嗅觉敏感的投资者赴平台现场讨要说法。9月14日,招商贷官网发布公告称,股东中天城投(贵州)普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从即日起全面介入,指导和督促招商贷的合规性自检自查。
“注册制的实施,不是单纯的降低发行门槛,而是通过五套标准进行对号入座,同时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相对好的企业,门槛就相对低一些。”郑虹说,加速科技型企业的上市周期,才是优化中国经济结构,对中国新经济的支持。证监会和上交所分工合作实施意见明确,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合理制定科创板股票发行条件和更加全面深入精准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上交所负责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中国证监会负责科创板股票发行注册。
第六,让处于初创期的新经济企业尽快上市。目前A股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多,代表新经济的“BATJ”都在境外上市,国内投资者很难分享中国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成果。联储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郑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是真正对国内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因为按照以前国内A股发行的要求,高科技型企业达不到上市融资的条件,要么转投海外市场,要么资金不到位发展无望。而高科技的实效性和替代性非常强,企业如果不能利用先期的技术壁垒优势,就容易错失科技成长性带来的行业利润。
当然,结合目前的点位和迷你的规模,对于2700点一线的权益新品而言未必是坏事,船小好调头。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从历史上看,爆款基金的大规模出现往往会集中于股市一轮行情的中后期,这往往也是行情见顶的标志;相反,当股指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下跌和震荡后,权益类公募基金整体出现募集困难或者平均首募规模惨不忍睹时,往往也就是行情见底了。
相比岁末年初时权益基金发行少则几十亿、多则上百亿的盛景,在经历了股市今年以来的萧条表现后,权益类基金的首募平均规模已经大幅回撤至个位数字,目前首募5亿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了。以8月份的统计数字为例,当月总共有58只新基金成立,总的募集规模239.7亿元,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均大幅低于前五年平均水平。发行数量方面,与前月相比,发行数量有所上升,发行规模却大幅下降;平均发行规模方面,8月全部基金平均发行规模为4.1亿元,较前月大幅下降,处于近3年来的较低水平。(这里所统计的还不仅是权益类新品)
半年营收首破2000亿元追求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在房地产行业整体盈利空间逐渐减小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以2819.5亿元权益销售额稳居销售榜首的碧桂园保持了营收利润双增长态势。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碧桂园营收为2020.1亿元,同比增长53.2%,净利润为230.6亿元,同比增长41.3%。